东莞镇街经济之争:“经济一哥”长安VS“城建一哥”虎门

近日,“2025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刷屏网络,东莞28个镇集体霸榜全国前200强!其中长安、虎门、塘厦更是冲进全国前十,分列第4、第7和第9名。这份榜单从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消费活力、城乡合力四个维度综合打分,含金量十足。消息一出,东莞人的朋友圈瞬间沸腾——毕竟,28个镇全员上榜,堪称“镇域天团”的集体秀肌肉!

东莞“28镇+4街道”的独特家底

东莞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地级市之一,行政架构堪称“极简风”:全市直接管着28个镇和4个街道莞城、南城、东城、万江)。这种“市直管镇”的模式,让各镇街拥有高度自主权,也催生了“一镇一产业”的特色格局。比如长安镇专注电子和智能手机,虎门镇深耕服装贸易,厚街镇以家具闻名,大朗镇则成了“世界毛衣工厂”。

经济一哥长安:广东第三座“千亿镇”

长安镇以2024年GDP1050.7亿元的硬核数据,成为东莞首个突破千亿大关的镇,也是广东第三座、全国第六座“千亿镇”。这里聚集了OPPO、vivo两大手机巨头,形成了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超1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更厉害的是,长安还拥有1600多家五金模具企业,年交易额超160亿元,“世界模具看长安”已是行业共识。在2024年上半年GDP排名中,长安以483.9亿元稳居全市第一,比第二名南城高出93亿,经济龙头地位无可撼动。城建一哥虎门:不只高铁站,还有全域旅游新玩法

如果说长安是“经济课代表”,虎门则是妥妥的“城建优等生”。2024年虎门GDP达777.67亿元,排名全市第四,但城市建设更显锋芒。作为东莞轨道交通枢纽,虎门高铁站日均客流超8万人次,串联起广深港“1小时生活圈”。2024年,虎门成立全市首个镇级文旅公司——广东虎门太平文旅有限公司,推动旅游资源整合,目标是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从威远炮台的历史地标到黄河时装城的时尚潮流,虎门正用“硬基建+软文化”重塑城市名片。

塘厦:临深片区的“黑马”

紧邻深圳的塘厦镇,2024年GDP达653.16亿元,在“2025镇域经济500强”中跃居全国第9名。凭借区位优势,塘厦成为深圳产业外溢的首选地,新能源、智能装备企业加速聚集。2024年,塘厦推进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通过盘活连片土地吸引高端制造项目落地,打造深莞协同的“桥头堡”。

经济强了,面子也得跟上!

东莞各镇街近年掀起“美丽圩镇”升级潮:

茶山镇改造南社村铁路涵洞,打造迎宾大道绿美景观带;

东坑镇将皇家公馆步行街升级为示范主街,黄屋村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

厚街镇在桃花岛“见缝插绿”,把荒地变生态公园;

横沥镇依托“牛墟文化”,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穿上“文化彩衣”。

这些改造不是“刷墙式美容”,而是从交通、生态到文化气质的系统升级。

松山湖:隐藏的“超级玩家”

虽然名义上不是镇,但松山湖高新区2024年GDP达1145.8亿元,实际位居全市第一。这里集聚了华为终端、散裂中子源等高端科创资源,人均GDP高达92.85万元,是东莞平均水平的8倍。从“世界工厂”到“智造高地”,松山湖成了东莞转型的缩影。

经济梯队:从千亿到百亿的江湖

2024年东莞各镇街GDP形成鲜明梯队:

第一梯队(千亿级):松山湖(1145.8亿)、长安(1050.7亿);

第二梯队(700-1000亿):南城(853.7亿)、虎门(777.7亿)、东城(728.2亿);

第三梯队(400-700亿):塘厦(653.2亿)、厚街、常平、大朗等;

末尾镇街:望牛墩(54.6亿)、洪梅(64.9亿)仍在追赶。

这种差距背后,是产业能级、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综合博弈。

东莞的28个镇,就像28颗散落的明珠——长安以千亿GDP闪耀经济之光,虎门用高铁与文旅点亮城市窗口,而松山湖则用“科技+生态”书写未来脚本。它们无需被统一模板束缚,在“市直管镇”的舞台上,各自演绎着强镇的精彩。

东莞劳资纠纷 东莞债权债务 东莞合同纠纷 东莞知识产权
东莞法律咨询热线:18002656710
  
Copyright ©东莞盛开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