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我们现在过得很好。”近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东莞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市一区检”)对陈女士母女两人进行回访,陈女士的监护人对法院工作人员说。早前,南城法庭受理了一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的返还原物纠纷案,原告陈女士和女儿为残疾人,两亲属私下取走已故丈夫存款,监护人与其协商不成,欲将其告至法院。南城法庭和市一区检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最终促成纠纷化解。该案为今年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首宗以调解结案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案件。
陈女士与其女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生活无法自理。2021年11月,陈女士的丈夫何某因意外去世,法院指定陈女士的姐姐为两母女的监护人。2022年9月,陈女士的姐姐发现何某的两名侄子私自支取了何某名下存款共64万余元。陈女士的姐姐多次与两被告沟通要求其返还款项,两被告均拒绝。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陈女士母女将何某的两侄子告至法院。
收到纠纷后,南城法庭联动市一区检形成多方联动诉源治理合力。市一区检也迅速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在行动上帮当事人克服行使诉权的障碍,成功启动诉讼程序,并配合南城法庭开展诉前调解。
“我们拒绝调解。”两被告在电话多次坚决地向负责该案调解的专职调解员惠圆圆表示。惠圆圆和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罗焕英多次对案件进行调查和研判,也向街坊了解关系,街坊表示何某生前经常与两侄子有往来,关系密切。惠圆圆和罗焕英认为,双方作为亲属,肯定有误会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我们取走钱根本就不是拿来自己花的,全是拿来照顾她们母女的。”一侄子说。原来,何某在世期间,两侄子对何某一家多有照顾,何某对两侄子也非常信任和感激,因此在临终前将银行卡密码告诉了两侄子。“如今事情闹到法院,两侄子心里也有气,不愿意再理会阿叔的妻女。”惠圆圆表示。
“虽然当事人之间并不是直系亲属,但两侄子以前对陈女士一家很是照顾,双方还是希望继续维系亲情,因此我们决定以调解方式修复亲属关系,也有助于帮助两母女尽快拿回财产。”惠圆圆说。找到症结后,南城法庭联合市一区检组织双方在南城法庭调解。最终,两侄子愿意放下心结,自愿一次性向陈女士母女返还款项58万余元,监护人也感激两侄子的长期付出,自愿放弃利息。
文、图 | 记者王雷通讯员胡敏怡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黄磊
校对|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