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雷 通讯员 黄彩华 赖仁武 许腾
“非常感谢法院,帮助我们开具信用修复证明,以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开展融资和招标等商业活动了。”日前,东莞虎门某体育公司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打来了感谢电话。
事情还要从上个月说起。今年2月,该体育公司收到了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此前,劳动仲裁庭生效裁决书裁令该公司应支付前员工二倍工资差额18145元,该公司尚未履行。“我们之前管理不到位,跟工人没有及时沟通才耽误了,我们愿意马上给钱,但对法院执行的记录很是担心……”该体育公司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该体育公司主要经营体育类用品及体育类活动,2018年成立后逐步扩大经营,但一度因多方面原因导致业务下滑。今年以来,公司正积极融资,打算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存在执行案件信息,导致公司在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受到了负面影响。
据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使企业主动履行义务并被解除失信措施,但因有作为被执行人的记录,银行等征信系统有可能因未及时更新等原因,仍显示其征信存在问题,影响企业后续融资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考虑到该体育公司后续可能还会受到信用惩戒措施的影响,为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日前,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门法庭开出了全市法院首份“信用修复证明”,载明该体育公司已履行完毕本案债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采取的强制措施均已解除或屏蔽,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不再因本案对该公司予以信用惩戒。该公司凭上述证明到相关部门办理信息屏蔽后,即可回归正轨,有效为企业的日后发展甩开包袱,消除负面影响。
据介绍,早在今年年初,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就出台了《以高质量执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暖企护企行动,探索实行信用修复机制,对已经履行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开具信用修复证明助其“信用重生”,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有序经营,提升融资和履约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守法守信、惩戒失信的良好氛围,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截至目前,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已为12家企业出具了信用修复证明,助力企业重新走上正常经营轨道。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Copyright ©东莞盛开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